近日,《华夏酒报》公众号刊发一文后,引发行业热议。有读者直言:“不是不爱喝老酒,而是假货太多了。”这一声音折射出老酒市场长期存在的深层困境,多位专家与经销商也在交流中坦言财惠赚,这一赛道“水太深”。
究其根源,关键在于老酒领域缺乏统一且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——尤其是在“何为老酒”这一根本性问题上,至今仍未形成明确且公认的定义。
《华夏酒报》记者查阅资料发现,现行白酒国标共28项,计划实施6项,主要涵盖工业术语、质量要求、分析方法、感官品评、理化指标及生产卫生规范等方面,却并未对“老酒”作出相关规定。
正因如此,“老酒”在不同语境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定义。
饮料酒现代风味化学创始人、江南大学教授范文来告诉《华夏酒报》记者,在白酒行业的专业视野中,老酒通常指酒企在陶坛中长期储存、用于勾调调味的陈年基酒,其储存年限普遍在20年甚至30年以上,具有明确的工艺价值和品质提升作用。然而,在收藏市场与消费终端,“老酒”的概念则更多指向瓶装陈年酒,尤其是具有特定年份标识、品牌历史和收藏价值的个人收藏酒。在这种语境下,生产时间越早、品牌知名度越高的酒,其市场价值往往也越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坛储对白酒品质的积极影响已有广泛共识——陶坛微孔结构有利于酒体的呼吸与老熟,促进酯化、氧化等陈化反应,显著提升白酒的风味复杂度。相比之下,瓶储环境下,白酒的化学变化机制仍缺乏系统性的科学研究。玻璃瓶密封性强,与陶坛的微氧环境截然不同,其陈化路径和效果尚不明确,这也为“瓶储老酒”的品质评估与价值判断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。
尽管国家层面尚未出台权威标准财惠赚,但是,白酒行业并未停止自律探索。近年来,《白酒年份酒》《坛贮老酒(浓香型白酒)》《瓶储年份酒团体标准》等团体标准陆续发布,行业尝试从生产、储存到流通构建老酒价值认定体系。
然而,细观这些标准,就不难发现,其在核心概念和时间界定上仍缺乏统一。例如,在命名方面,“年份酒”“坛贮老酒”“瓶储年份酒”等术语并存,但这些概念并不能与“老酒”直接划等号,导致消费者难以形成清晰的认知。而在最关键的年份认定上,“3年及以上”“至少5年”“一定年份”“以不同年份基酒勾兑后计算加权平均”等表述也是差异显著。究竟什么样的酒才算“老”?目前尚缺乏一个清晰、可操作且可验证的统一判定标准。
“从历史角度看,‘老酒’这一概念最早源自黄酒,指的是陈年黄酒。许多上海人所说的‘老酒’,实际上就是陈年黄酒,而白酒领域则称之为‘陈年白酒’。”著名陈年白酒收藏专家、曾品堂创始人曾宇在接受《华夏酒报》记者专访时表示,陈年白酒之所以被市场广泛认可,是消费者普遍认为,只有那些标明出厂日期、经过瓶储的酒,才算是真正的老酒。
据老酒圈内人士透露,关于陈年白酒的定义,业内目前存在三种主流观点:
第一种来自中国酒业协会。2019年3月,该协会在发布的《中国老酒市场指数》中,对“陈年白酒”给出明确标准:由具备白酒生产资质企业以传统白酒(固态法、半固态法)工艺酿造,出厂10年以上,且存放完好的白酒产品。
第二种定义出自中国收藏家协会。2019年8月,该协会发布并实施团体标准《老酒收藏评价指标体系》,其中将“陈年白酒”界定为: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酒类企业生产、灌装出品,经过一定时间贮存,未经人为外观改动,具有较高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白酒。
第三种则来自曾宇。他从文化与收藏角度提出:老酒是带有愉悦陈味、承载历史记忆、具备真实年份记录财惠赚,且具有投资属性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。
“如今,一些酒厂希望将‘基酒’也纳入‘老酒’的范畴,但大多数消费者恐怕还是会坚持以出厂日期作为判断标准。至于老酒的具体年份——是3年、5年还是10年才算‘老’,其实也与品牌影响力有关。过去,在老酒收藏圈,普遍认为10年以上的酒才算老酒,甚至存储时间更久远的酒才被人们认可。但现在,品牌知名度越高的酒,其‘老酒’的年份门槛反而可能更低。当然,也要看到,即便存放时间再长,如果基酒品质不佳,也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老酒。此外,老酒市场假货频出,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,许多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的老酒,但现实中,一分钱一分货,优质老酒往往价格不菲,低价难求真品。”曾宇如是说。
事实上,当前老酒市场在认知与标准之间的断层,正反映出其尚未建立起一套权威且可操作的品质验证与分级体系。在缺乏明确标准与权威认证的背景下,“老”这一概念极易被泛化甚至滥用。
因此,当一瓶酒的“老”无法通过科学方式验证与分级时,其所承载的岁月价值与品质溢价就失去了可靠依托。这种模糊性使得“老酒”更容易从实在的品质象征滑向抽象的营销修辞,蜕变为品牌讲述故事的工具,而非对消费者真正的品质承诺。毕竟,“酒是陈的香”这一传统认知,早已深植于中国消费者的集体心智之中。
“老酒需求是有的。”有业内人士坦言,消费者如何能安心、放心地购买老酒,又如何能购买到高性价比的老酒,而不是陷入如今市场上真伪难辨、价格混乱、标准不一的“老酒乱象”?如何重建消费者信心,让老酒回归其应有的价值轨道,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。
所以,到底何为老酒?
编辑:闫秀梅
校对:马越
监制:王玉秋
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